楊清海 (1865-1927),又名楊兆昇,是新加坡廿世纪前后米商楊集茂号的业主,楊集茂号注册地址为 20号玻璃后街。楊清海在当时新加坡的闽帮社会里颇有声望,他曾经是新加坡华侨银行前身华商银行的董事,还担任过中华商务总会(今中华总商会)的议员/协理,以及道南学堂(今道南学校)的总理/董事。
从1896年《海峡时报》的一则通告知道,霞陽楊氏家族在新加坡的业务早已成立,商号包括 恒茂号、楊恒茂号、和楊集茂号。经营5号玻璃后街的楊本维1895年8月去世后,楊清海即成为楊集茂号的主要业主。在1895年至1907年的《新加坡和海峡企业名录》发表那个时期新加坡最主要的华人企业,几乎每年都提到楊集茂号等相关公司。从《海峡时报》和《新加坡自由报与商业广告商》在1902年至1926年之间登载的货船靠岸离岸通告,列明通行在新加坡、巴达维亚,香港,槟城,仰光等港口之间的货船,就有楊集茂号等,而且交往频繁。
当年报纸刊登的物业广告,也揭示了楊清海和楊集茂号名下拥有为数可观的店铺、货仓、和住房。这些物业分散在瓦利街,丝丝街,默罕末苏丹路和马里士他路等处。其中马里士他路88号显然是楊清海的住家。
在1913年公布的中国共和党新加坡支部新加坡分部的程序委员会名单中,楊清海担任评议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记录透露他对祖籍中国内部政治的热忱。
不过楊清海一直都积极响应中国的各种建设投资和捐款呼吁。 1906年,楊集茂号是福建铁路公司的代理处之一。 1919年,楊清海也捐款设立厦门一所双语英华中学。楊清海也不断以个人和楊集茂号的名义捐赠新加坡各种华人庙宇的建造和维护;在新加坡商业区内的善德堂是个道教寺庙,至今仍香火鼎盛。
1918年,楊清海被委任为坐落在直落布兰雅山的协源冢山的信托人之一。
摘自《新加坡和海峡企业名录》:霞陽楊氏家族的新加坡企业曾经名吒一时
协源冢山的创始,是一个感人的故事。陈玉合,是陈金声的女儿,陈明水的妹妹,是楊逢泰(楊鸿泰/楊丰泰)的夫人,直落布兰雅山的128英亩土地先由楊佛应馈赠给陈玉合,陈玉合虔敬奉佛,在世时便和夫婿发愿让福建凡是楊姓和其家属死后都可免费埋葬在协源冢山,并且写入遗嘱。1889年协源冢山获得准证,成立信托管理。 福建楊氏公会成立之后,便成为这个信托管理的合法组织。
1924年,协源冢山原来信托人之一的楊福和去世,仍是信托人的楊清海委任楊仲辉取代楊福和。楊仲辉也是霞陽人。
楊清海于1927年4月去世。他的元配夫人倪氏1920年原来就葬在协源冢山,楊清海穴地与她比邻,是1920年预订的。
协源冢山这块墓地后来被政府征用发展,让出原地修建道路和房屋。 1973年,楊清海与倪氏就被迁移至蔡厝港华人公墓。 福建楊氏公会在蔡厝港墓亭里立碑追溯协源冢山创建史并列举纪念信托管理成员,其中就包括楊清海,不过用的是楊兆昇这个名字。
2017年7月,政府宣布发展在蔡厝港公墓部分墓地,被影响的4万多个4万多个坟墓包括楊清海先生、倪氏和长子楊金桎。他们的遗骨终于在2018年火化。如今万礼路上的万礼骨灰场C C座324排是他们最后的安息之所。
纵观其一生,楊清海尽管在新加坡早期的华人社区中拥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他的姻亲就有长期领导福建会馆的薛中华;但他对比著名的先贤似乎过于低调, 这段时期的华社史料对他的确着墨不多。已故楊宗贤(1957-2018)先生,是他在印度尼西亚井里汶(Cirebon)的同父异母兄弟楊清江的曾孙。 楊宗贤填补了楊清海的父辈家庭背景,我们从报章的社会新闻如联姻报道、卟告和房契文件等了解他本人的家属身份,其间也会晤了他的孙女和外曾孙,一番努力下拼凑的楊清海家谱,还是有待完善。
An early portrait of Yeo Cheng Hai and his wife and two children. Year and place unknown, from family album of Steve Haryono.
资料来源 Sources